當前,南京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,揚州疫情防控正處于十分關鍵的階段。越是形勢向好,越要保持足夠警惕;越是有所成績,越要克服麻痹思想。與德爾塔病毒的較量,是速度與效率的賽跑,是耐力與毅力的較量,更是細心與細膩的比拼。只要有死角盲區,病毒就會著床滋生;哪個環節把關不嚴,疫情就會乘機反彈。我們必須堅決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。
要強化問題意識,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排查問題封堵漏洞。疫情防控涉及多個環節、多項工作,核酸檢測是否做到應檢必檢、科學有序,隔離管控是否做到應隔盡隔、應隔快隔,流調溯源是否做到快速精準,生活保障是否做到細致周到,環境消殺是否做到及時到位,農村疫情防控是否做到高效嚴密……每一個環節都關乎防控成果是否鞏固。要對防控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再梳理再排查,發現一個隱患就解決一個隱患,發現一個漏洞就堵住一個漏洞,做到速戰速決、步步為營。要舉一反三,由表及里,由此及彼,強化發現一個漏洞就能查出其他潛在漏洞的意識和能力,織牢織密防護網。要深入復盤反思,犯過的錯誤不能再犯,走過的彎路不能再走,決不能重復“過去的故事”。
要夯實各方責任,堅決把責任壓緊壓實到“神經末梢”。海恩法則認為,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。以此類比,每一個漏洞的背后,必然有各種各樣的潛在漏洞,各式各類的小隱患。產生這種隱患的主要原因,是思想懈怠、心存僥幸,是作風不實、工作漂浮,是責任空置、執行不力。說到底,疫情防控中一個最危險的漏洞,就是責任落實上的漏洞。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,樹牢底線思維,堅決克服麻痹思想、厭戰情緒、僥幸心理、松勁心態,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 進一步壓緊壓實“四方責任”,精準用好“大數據”,細化工作“顆粒度”,嚴把關口、嚴格標準、嚴密流程、嚴肅執行、嚴加防范,做到守土有責、守土盡責、守土負責。
要充分依靠群眾,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、總體戰、阻擊戰。無論是排查防控漏洞,還是落實防控舉措,都離不開廣大市民的積極配合。我們要相信群眾,依靠群眾,構建人人有責、人人參與、人人作為的防控體系。要立足解民憂、紓民困,切實抓好保供穩價、上門服務、滿足困難群體看病就醫買藥需求等工作,解決好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讓群眾安心、放心、順心。要注重強宣傳、重引導,積極做好群眾心理疏導,引導市民做好個人防護,堅持規范佩戴口罩,勤洗手、常通風,不扎堆、不聚集。要堅持多措并舉、多方合力,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,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,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,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、銅墻鐵壁。